權健打監管擦邊球 過半產品未在直銷牌照範圍內備案

權健打監管擦邊球 過半產品未在直銷牌照範圍內備案

(原標題:權健打監管“擦邊球”?過半產品未在直銷牌照範圍內備案)

中正桥换新! 2阶段切换通行

摸金笑味 小说

每經記者 劉玲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认知强大,三观超正的星座,他们深藏不露,顺境不败,逆境不倒

12月25日,“丁香醫生”發佈的《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一文在朋友圈刷屏,權健再次受到廣泛關注。26日凌晨,權健發佈聲明稱,上述文章不實,要求撤稿道歉,且自身是取得了政府頒發的直銷牌照的合法企業。26日上午,天津權健總部召開千人加盟商大會,現場PPT亦展示了其持有的直銷牌照。

李妍瑾新婚5天赶进度!「取14颗卵」力拚双胞胎 老公也累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官網發現,權健雖於2013年拿到直銷經營許可證(牌照),但在直銷牌照範圍內備案的40種產品中,有30種是化妝品,而保健食品只有6種。而其官網顯示產品種類超過100種。

大秘宝落幕? 新竹棒球场改善 市府建议「这方案」

此外,天眼查信息顯示,“權健系”多家公司多次受到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天津市武清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正在覈實,覈實的內容很多,涉及的問題都會進行覈實,將根據調查情況進行覈實。

一張“直銷牌照”就可打天下?

所謂直銷,按世界直銷聯盟的定義,是指廠家直接銷售商品和服務,直銷者繞過傳統批發商或零售通路,直接從顧客那裡接收訂單。而根據《直銷管理條例》,企業從事直銷經營必須經過商務部批准獲得直銷經營許可。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直銷。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官網顯示,權健集團旗下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權健醫學)的確於2013年8月7日拿到直銷經營許可證(牌照)。但是一張“直銷牌照”就可打天下麼?權健醫學的產品和直銷區域是否均在允許範圍內?

記者查詢數據發現,權健醫學直銷牌照範圍內的備案產品包括3類(化妝品、保潔用品和保健食品),共計40種。值得注意的是,40種產品中,化妝品有30種,保健食品則只有6種,分別是:權健牌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權健牌增強免疫力膠囊、權健牌權楊膠囊、權健牌麗輝膠囊、權健牌艾必是膠囊和權健牌復康膠囊。

記者進一步查詢原食藥監總局的保健食品數據庫發現,目前仍在有效期內的權健牌保健食品共有13種,而權健官網的產品列表中,至少列有102種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品沒有一種是藥品,最多僅是保健食品,這與權健多次暗示甚至宣稱的治病說法是否矛盾?

出门问问发布金色版手表 手表系统用户破10万

此外,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官網顯示,權健醫學的直銷區域包含10個分支機構和23個服務網點,其分支機構包含了天津、四川、浙江、湖南、遼寧、山東、江蘇、廣東、河北、北京等地的分公司。可以發現,這些分支機構和網點並未覆蓋全國,權健直銷是否超綱打“擦邊球”了?

《半导体》镎创首创MicroLED互动装置艺术

“權健系”公司多次遭處罰

“權健事件”的爆發,讓束昱輝的商業版圖迅速公之於衆。天眼查顯示,束昱輝擁有三十餘家公司,包括醫院、地產、農業、足球隊等多個領域,還涉足A股上市公司金財互聯(002530,SZ)。

尼莎来势汹汹 苗县多项活动顺延

記者梳理束昱輝商業版圖時發現,其旗下多家公司多次受到行政處罰。以權健醫學爲例,其曾受到行政處罰3次,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2次。

最近的一次行政處罰是2018年6月28日,處罰原因爲“未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自2014年12月起擅自建設,且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合格,建設項目自2015年3月起擅自投入生產”,天津市武清區環境保護局對其罰款20萬元。此外,權健醫學還曾因未經審查批准,擅自發布依法須經審查的廣告,被天津市武清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

学生设局举报教师补课后续,本以为风平浪静,没想到有“副作用”

12月26日,天津市武清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記者表示:“我們這邊正在覈實,內容很多,涉及的問題都會進行覈實,根據調查情況進行覈實,根據事實進行不斷調整,(相關內容)正在覈實當中,如果有消息再進行回覆。”

從2017年至今,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反映“權健問題”的留言共15條,其中,地方工商管理部門出動現場檢查的有9次。例如2018年2月9日,四川樂山出動執法人員對沙灣魏壩“權健工作室”進行檢查,現場收集了有關“權健”的宣傳資料共計21份、空置產品外包裝箱2個,現場有開展活動的痕跡,存在打“擦邊球”違規直銷的問題。當時權健樂山的直銷網點正在申報審批中。此後,樂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月12日上午行政約談了權健醫學四川分公司負責人。

2018年12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也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電話營銷行爲管理的公告。公告明確規定,保健食品經營者以電話形式進行保健食品營銷和宣傳時,應當真實、合法,不得作虛假或者誤導性宣傳;不得明示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不得利用國家機關、醫療單位、學術機構、行業組織的名義,或者以專家、醫務人員和消費者的名義爲產品功效作證明;不得虛構保健食品監製、出品、推薦單位信息。

两会结束又见雾霾 李: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