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過頂中印邊境,看到大山已被挖開,斷了印軍鋌而走險的念想!
當下中印兩國的外交關係並不算親密,但與美國和他的小弟們相對比,中印雙方都擁有比較穩定友好的溝通態度。
可是在表明和睦的背後,兩國都在暗自戒備。尤其是有“前科”的印度,曾經給我國製造了不少的政治以及軍事上的問題。而近期國際發佈的一組照片,又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熱議。
那麼國際上發表的照片是哪方面的?中印雙方又在邊境做着哪些準備?網友們又是如何進行熱議的?
中印關係
印度是如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經常會將自己比喻成“東方第一”,是能夠與“西方第一”美國相較量的。
不少網友都會幽默地稱呼一句“三哥”,實在是因爲印度創造了太多傳奇故事。雖然印度也有一些優點,但是他們內部的政治矛盾也比較突出,而且總將中國想象成潛在的敵人。
所以在這個角度來說,中印關係發展平穩,不能走向親密,完全是因爲印方的錯誤外交態度造成的。
印度國內有很多政黨,目前主導該國政治發展的,則是“印人黨”。而這個政黨則保持着“平衡”的外交態度。
国民党工假恐吓「Linbay好油」遭羁押 法院曝理由:还有共犯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外交態度。因爲印度會在中方等國,以及美方等國相互較量的情況下,執行兩頭拿好處,兩頭都“敵對”的危險外交。
但是在發展層面來看,這種外交態度卻也是利益最大的。畢竟中美相互較量,誰也不願意將印度完全推到另一邊。
也是因爲這個想法,印度在很多國際上的動作中,不僅敢和我國叫板,也敢和美國爭搶利益。
尤其是如今的印度總理莫迪,更善於用這種手段與處理國際關係。可是在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中印兩國的摩擦,還是要比印美兩國多上不少的。
中印關係雖然沒有破裂,但也處在一個比較脆弱的狀態。尤其是2020年間,兩國在邊境發生衝突事件,更促使兩國關係急速下降。
我軍有四名戰士犧牲,這也是在“對印反擊戰”後,雙方第一次因爲軍事上摩擦導致傷亡。
網友熱議
雖然雙方都沒有開火,但印度方面的傷亡,要比我軍高上很多。而這次事件爆發後,也迅速引起了國內網友的熱議以及憤慨。
不少人緬懷犧牲的戰士,更爲印度的狂妄感到憤怒。只不過在外交和軍事渠道的溝通下,兩國領導人還是達成了一致態度,沒有讓局勢進一步升級。
可這暴露出了印度的野心,它們一直想要侵略中國的領土,並在暗中籌劃做着準備。因此,儘管兩國達成了和平協議,但也都在邊境做出了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安排。
僅在近日,國際上公佈出了一組照片,表示我國站在中印邊境做着軍事建設。其中有一些山谷已經被挖掘,周邊增加了軍事設施。
根據印度方面表示,它們認爲中國已經在挖掘的大山地區建設了十幾個隧道,還有不少的洞穴入口。至於這裡面到底擁有多少軍事儲備,就是不爲人知的事情了。
而印度也在邊境地區,進行了相應的軍事建設計劃。可它們想要與中國比拼“基建”,實在是有些不太現實的事情。
根據美方先後發佈的兩張“基建”照片,可以看出在較短時間內,我們便在邊境某處空地,成功修建起大批軍事設施。
而這種軍事建設,還在不斷地進行當中。很顯然,我國是在防備印度,也斷絕它們想要鋌而走險進行“偷襲”的念頭。
其實與印度打這種“消耗戰”,對我國是有很多好處的。畢竟中國和平發展的速度,就連美國都已經恐懼萬分,更不用說自稱“東方第一”的印度了。
根據我國的一些消息可以得知,解放軍幾乎在24小時保持着戰備狀態。在中印邊境的重點地區,還有無人機部隊進行巡邏。
雖然軍方具體的政策安排,沒有對外透露。但是從一些細枝末節中,可以明顯看出,我國已經在邊境,爲了防備印度做出了充足的準備。
這些動作自然引起了網友熱議,多數人都對國家的準備表示支持。還有一部分崇洋媚外之人,也可能是叛徒或間諜,不停在網上發表抹黑我國的言論。
這些人不僅是“美吹”,還是“印吹”。它們還要中國放下偏見,不要去看印度不好的地方,看看好的地方。
可是這種“看好不看壞”的態度,就不是一種偏見嗎?那爲何中國有好消息的時候,崇洋媚外之人又“看壞不看好”呢?
不得不說,這種雙標主義作風,確實符合美方的“基本國策”。無論崇洋媚外之人如何發表言論去討好外國,解放軍在邊境的安排,都是非常正確和必要的。